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大中专院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以下简称“两清单一安排”),经研究,决定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现就试点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在全省遴选一批基础好、能担当、敢创新的地方和学校,围绕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进改革的有效路径,培育典型经验,加强示范引领,形成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实践成果,为改革的全面推进寻找突破口,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在全省落实落地。
二、申报对象
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大中专院校。
三、试点领域
主要围绕《总体方案》明确的5类评价改革主体、22项改革任务,结合我省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进行申报。
(一)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围绕以下领域进行申报
1.完善本地党委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2.引导本地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
3.党委、政府对各类学校(含学前、义务、高中阶段)的评价改革
4.学校(含学前、义务、高中阶段)对教师的评价改革
5.学校(含学前、义务、高中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德育评价改革、体育评价改革、美育评价改革、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等)
(二)大中专院校重点围绕以下领域进行申报
1.教师评价改革
2.学生评价改革
3.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改革
4.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改革
5.教师科研评价改革
6.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改革
(三)其他
如有其他教育评价领域改革试点要求和计划的也可申报,并请在提交申报材料时附上相关说明。
四、遴选程序
采取申报、遴选的方式确定试点地方和学校。每个设区市(赣江新区)须申报1至2个项目。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须申报1项,鼓励其他大中专院校积极申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6月30日前确定若干个试点地方和学校,下达试点工作任务书。
五、试点奖惩
对积极申报并最终确定为省级试点、通过开展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的地方和学校,在教育督导评估考核、招生计划分配、教育项目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奖励和倾斜;对试点工作不积极、敷衍应付的,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
鼓励县(市、区)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具体实施由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参照本通知执行。未列入试点的地方和学校,应根据《总体方案》精神和部、省有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六、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表。填写《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汇总表》(附件1,一式1份)。
(二)申报书。提交《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书》(附件2,份数同上),字数控制在2500字以内。申报书应突出系统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其他相关材料。如还有其他与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相关的材料,可一并提交,份数同上。
请于2021年6月21日(星期一)前以正式函件形式报送上述申报材料。邮寄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南大道2888号省教育厅2313室,邮编:330038。请同步报送申报材料电子版至指定邮箱(邮件请以“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申报单位”格式命名)。如有涉密内容,请以纸质材料加光盘形式通过机要渠道报送。申报2个项目的应分别提供申报材料。
联系人:魏泰然,撒月
联系电话:0791-86756236 86765075
电子邮箱:jxsjytzcfgc@jxedu.gov.cn
2.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书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2021年6月4日
附件1
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汇总表
单位名称: (盖章) 联系人及电话:
序号 | 申报主体 | 项目数 | 试点领域 | 项目类型(请在相应空格处打“√”) | ||
市本级 | 县(市、区) | 学校 | ||||
1 | 各设区市(赣江新区) | 1-2 | ||||
2 | 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 1 | / | / | ||
3 | 各“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 1 | / | / | ||
4 | 其他大中专院校 | 鼓励积极申报 | / | / |
(注:试点领域可根据文件所列领域选填,也可依据《总体方案》精神自拟;本表所列项目数为最低申报数,各申报主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表格中自行增列申报)
附件2
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书
(模板)
(申报地方、学校,盖章)
申报领域:XXX
责 任 人:XXX
联 系 人:XXX,联系电话:XXX
一、项目名称XXXXXX
二、基础条件
XXX
三、预期目标
XXX
四、改革思路
XXX
五、主要任务
(一)措施一:XXX
具体内容:XXXXX。
等等
六、实施步骤
(一)2021 年 X月—2023 年 X 月
完成 XXXXXXXXXXXXXX。
等等
七、保障措施
(一)XXX
等等
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大中专院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以下简称“两清单一安排”),经研究,决定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现就试点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在全省遴选一批基础好、能担当、敢创新的地方和学校,围绕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进改革的有效路径,培育典型经验,加强示范引领,形成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实践成果,为改革的全面推进寻找突破口,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在全省落实落地。
二、申报对象
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大中专院校。
三、试点领域
主要围绕《总体方案》明确的5类评价改革主体、22项改革任务,结合我省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进行申报。
(一)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围绕以下领域进行申报
1.完善本地党委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2.引导本地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
3.党委、政府对各类学校(含学前、义务、高中阶段)的评价改革
4.学校(含学前、义务、高中阶段)对教师的评价改革
5.学校(含学前、义务、高中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德育评价改革、体育评价改革、美育评价改革、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等)
(二)大中专院校重点围绕以下领域进行申报
1.教师评价改革
2.学生评价改革
3.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改革
4.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改革
5.教师科研评价改革
6.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改革
(三)其他
如有其他教育评价领域改革试点要求和计划的也可申报,并请在提交申报材料时附上相关说明。
四、遴选程序
采取申报、遴选的方式确定试点地方和学校。每个设区市(赣江新区)须申报1至2个项目。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须申报1项,鼓励其他大中专院校积极申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6月30日前确定若干个试点地方和学校,下达试点工作任务书。
五、试点奖惩
对积极申报并最终确定为省级试点、通过开展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的地方和学校,在教育督导评估考核、招生计划分配、教育项目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奖励和倾斜;对试点工作不积极、敷衍应付的,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
鼓励县(市、区)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具体实施由各设区市党委(赣江新区党工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参照本通知执行。未列入试点的地方和学校,应根据《总体方案》精神和部、省有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六、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表。填写《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汇总表》(附件1,一式1份)。
(二)申报书。提交《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书》(附件2,份数同上),字数控制在2500字以内。申报书应突出系统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其他相关材料。如还有其他与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相关的材料,可一并提交,份数同上。
请于2021年6月21日(星期一)前以正式函件形式报送上述申报材料。邮寄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南大道2888号省教育厅2313室,邮编:330038。请同步报送申报材料电子版至指定邮箱(邮件请以“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申报单位”格式命名)。如有涉密内容,请以纸质材料加光盘形式通过机要渠道报送。申报2个项目的应分别提供申报材料。
联系人:魏泰然,撒月
联系电话:0791-86756236 86765075
电子邮箱:jxsjytzcfgc@jxedu.gov.cn
2.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书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2021年6月4日
附件1
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汇总表
单位名称: (盖章) 联系人及电话:
序号 | 申报主体 | 项目数 | 试点领域 | 项目类型(请在相应空格处打“√”) | ||
市本级 | 县(市、区) | 学校 | ||||
1 | 各设区市(赣江新区) | 1-2 | ||||
2 | 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 1 | / | / | ||
3 | 各“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 1 | / | / | ||
4 | 其他大中专院校 | 鼓励积极申报 | / | / |
(注:试点领域可根据文件所列领域选填,也可依据《总体方案》精神自拟;本表所列项目数为最低申报数,各申报主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表格中自行增列申报)
附件2
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申报书
(模板)
(申报地方、学校,盖章)
申报领域:XXX
责 任 人:XXX
联 系 人:XXX,联系电话:XXX
一、项目名称XXXXXX
二、基础条件
XXX
三、预期目标
XXX
四、改革思路
XXX
五、主要任务
(一)措施一:XXX
具体内容:XXXXX。
等等
六、实施步骤
(一)2021 年 X月—2023 年 X 月
完成 XXXXXXXXXXXXXX。
等等
七、保障措施
(一)XXX
等等